【拼音】: 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釋】: 自己人互相驚動,引起騷亂。
【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舉例造句】: 希望我全體人民,一律安居樂業,切勿輕信謠言,自相驚擾。切切此布。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
【拼音代碼】: zxj
【近義詞】: 驚魂未定、驚慌失措
【反義詞】: 泰然處之、泰然自若、滿不在乎
【歇后語】: 杯弓蛇影
【燈謎】: 自己嚇自己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自我害怕
【英文】: alarm one's own group
【故事】: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自 相 驚 擾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