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罪人不孥 罪的成語
【拼音】: zuì rén bù nú
【解釋】: 孥:妻與子女的統稱。謂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出處】: 《孟子·梁惠王》:“澤梁無禁,罪人不孥。”
【舉例造句】: 臣聞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鰥寡孤獨,時時矜恤。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五回
【拼音代碼】: zrbn
【近義詞】: 罪不及孥
【反義詞】: 株連九族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英文】:
【故事】: 戰國時期,有人勸齊宣王毀掉周天子巡狩朝見諸侯的明堂,宣王征詢孟子,孟子認為如果要實行王政就不能毀,因為周文王當年靠施行王政才統一天下,他罪人不孥,對鰥夫、寡婦、獨夫、孤兒這種無助的人特殊照顧,齊宣王認為言之有理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罪 人 不 孥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