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áo pī ér dùn
【解釋】: 壞:沒有燒過的磚瓦、陶器等。遁:逃避。謂隱居不仕。
【出處】: 《淮南子·齊俗訓(xùn)》:“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舉例造句】: 宮保一定要先生出來做宮,先生卻半夜里跑了,一定要出來搖串鈴。試問,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拼音代碼】: zped
【近義詞】:
【反義詞】:
◆更多內(nèi)容: 可查看含有 鑿 壞 而 遁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