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相見恨晚 相的成語、晚的成語接龍
【拼音】: xiāng jiàn hèn wǎn
【解釋】: 恨:遺憾。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
【出處】: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舉例造句】: 女界偉人,久震耳鼓,真相見恨晚了。 ★清·蕭山湘靈子《軒亭冤》第五出
【拼音代碼】: xjhw
【近義詞】: 相知恨晚、相識恨晚
【反義詞】: 白頭如新
【歇后語】:
【燈謎】: 慕容烈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彼此投合
【英文】: regret not to have known somebody before
【故事】: 漢武帝時期,齊國人主父偃飽學多才,游歷于諸侯之間,沒有得到任用。他窮困潦倒時只好上書給漢武帝,得到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召集他與徐樂、嚴安三人議事,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主父偃建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以鞏固政權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相 見 恨 晚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