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螳的成語、后的成語接龍
【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解釋】: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jì)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jì)他。
【出處】: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zhí)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后,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舉例造句】: 你們不可以打邊區(qū)。“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兩個(gè)故事,是有道理的。 ★毛澤東《質(zhì)問國民黨》
【拼音代碼】: tlbh
【近義詞】: 一物降一物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賓語、分句;指人目光短淺
【英文】: 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
【故事】: 春秋時(shí)期,吳王壽夢(mèng)要攻打楚國,并禁止大臣提反對(duì)意見,有一個(gè)大臣的兒子聽說后,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干什么,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后面等著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jì)劃
字典查詢:
◆更多內(nèi)容: 可查看含有 螳 螂 捕 蟬 黃 雀 在 后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