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解釋】: 濮上:春秋時衛(wèi)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會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
【舉例造句】: 請不要沉湎于這濮上之音。
【拼音代碼】: pszy
【近義詞】: 靡靡之音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賓語;指不好的音樂
【英文】:
【故事】: 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wèi)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為紂王所作的濮上之音,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后,晉平公因貪色而亡
◆更多內(nèi)容: 可查看含有 濮 上 之 音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