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ān duàn zī xū
【解釋】: 髭:嘴上邊的胡子。頻頻搓轉胡子,以致搓斷了幾根。形容寫詩時反復推敲的情態。
【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二:“唐人皆苦思作詩,所謂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舉例造句】: 這種拈斷髭須的音調,在這個書齋里,不容易聽到的。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拼音代碼】: ndzx
【近義詞】: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用于人思考或寫作時
【英文】: break one's moustache
【故事】: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拈 斷 髭 須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