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摩肩接踵 摩的成語、踵的成語接龍
【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解釋】: 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宋史·李顯忠傳》:“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歸附者踵接。”
【舉例造句】: 節日的公園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擁擠。
【拼音代碼】: mjjz
【近義詞】: 熙熙攘攘、熙來攘往
【反義詞】: 地廣人稀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多時
【英文】: cheek-to-jaw
【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給他走正門,說齊國沒人就派這個矮人來。晏嬰說齊國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揮汗成雨。齊國的出使規矩就是無能的使臣只能去見無能的國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摩 肩 接 踵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