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勵精圖治 勵的成語、治的成語接龍
【拼音】: lì jīng tú zhì
【解釋】: 礪: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 《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贊》:“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舉例造句】: 勵精圖治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
【拼音代碼】: ljtz
【近義詞】: 雄才大略
【反義詞】: 喪權辱國、禍國殃民
【歇后語】:
【燈謎】: 醫學
【用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用于統治者
【英文】: arouse one's all efforts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故事】: 公元前68年,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議漢宣帝劉詢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假借太后命令欲殺魏相,漢宣帝先發制人將霍氏滿門抄斬,從此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勵 精 圖 治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