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 岌岌可危 岌的成語(yǔ)、危的成語(yǔ)接龍
【拼音】: jí jí kě wēi
【解釋】: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樣子。形容非常危險(xiǎn),快要傾覆或滅亡。
【出處】: 《孟子·萬(wàn)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舉例造句】: 人聲越發(fā)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冬冬的響,其勢(shì)岌岌可危。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拼音代碼】: jjkw
【近義詞】: 搖搖欲墜、危在旦夕、奄奄一息
【反義詞】: 穩(wěn)如泰山、安如磐石
【歇后語(yǔ)】:
【燈謎】: 水到沙塔下
【用法】: 作謂語(yǔ)、定語(yǔ);形容非常危險(xiǎn)
【英文】: hang on by one's eyelids
【故事】:
字典查詢:
◆更多內(nèi)容: 可查看含有 岌 可 危 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