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舉例造句】: 紹聞是驚弓之鳥,嚇了一跳。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一回
【拼音代碼】: jgzn
【近義詞】: 傷弓之鳥、漏網之魚
【反義詞】: 初生牛犢
【歇后語】:
【燈謎】: 最膽小的鳥
【用法】: 作主語、賓語;指受過驚嚇的人
【英文】: a extremely frightened person 【故事】: 從前精通射箭的更贏和魏王談論箭術,剛好一只大雁由東向西飛過,更贏拉弓便射,可惜虛發一箭,誰知大雁應聲落地。魏王不解,更贏說:“這只受傷的大雁離了群,飛得低,聽到弓弦響,嚇得不知道怎么辦,一用力傷口破裂而掉地。” 字典查詢:驚弓之鳥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驚 弓 之 鳥 的成語。
【故事】: 從前精通射箭的更贏和魏王談論箭術,剛好一只大雁由東向西飛過,更贏拉弓便射,可惜虛發一箭,誰知大雁應聲落地。魏王不解,更贏說:“這只受傷的大雁離了群,飛得低,聽到弓弦響,嚇得不知道怎么辦,一用力傷口破裂而掉地。”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驚 弓 之 鳥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