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患得患失 患的成語、失的成語接龍
【拼音】: huàn dé huàn shī
【解釋】: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處】: 《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舉例造句】: 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決非欲“騙人安心,所以這樣說”的:切祈明鑒為幸。 ★魯迅《兩地書》六○?
【拼音代碼】: hdhs
【近義詞】: 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反義詞】: 公而忘私、大公無私
【歇后語】:
【燈謎】: 病愈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看重個人得失
【英文】: be swayed by considerations of gain and loss
【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經(jīng)常與學生討論為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家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quán)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shè)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欲熏心,處處為個人打算,什么壞事都能干得出來
字典查詢:
◆更多內(nèi)容: 可查看含有 患 得 失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