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倒行逆施 倒的成語、施的成語接龍
【拼音】: dào xíng nì shī
【解釋】: 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處】: 《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舉例造句】: 在壓迫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疏解和抗議都無用,壓迫者是可以任所欲為,倒行逆施的。 ★鄒韜奮《患難余生記·離渝前的政治形勢》?
【拼音代碼】: dxns
【近義詞】: 胡作非為、為非作歹、橫行霸道
【反義詞】: 嘉言善行、因勢利導
【歇后語】: 張果老騎毛驢
【燈謎】: 退還
【用法】: 作主語、謂語、定語;指違背情理
【英文】: reverse the natural or proper order
【故事】: 春秋時伍子胥因父與兄被楚平王所殺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廬攻打楚國,五戰五勝,打到楚國都城郢城,楚平王已死,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掘墳鞭尸,友人反對,伍子胥說:“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倒 行 逆 施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