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德高望重 德的成語、重的成語接龍
【拼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
【解釋】: 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 《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舉例造句】: 我們家德高望重,呼韓邪單于保護我們、信任我們。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拼音代碼】: dgwz
【近義詞】: 眾望所歸、年高德劭
【反義詞】: 無名鼠輩
【歇后語】: 選了尺碼又挑斤頭
【燈謎】: 最有威望的人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于稱頌老人
【英文】: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
【故事】: 北宋時期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富弼26歲踏上仕途,竭盡全力為朝廷盡忠。他始終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為重,先后擔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處理外交、邊防及賑濟災民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司馬光稱頌他為“三世輔臣,德高望重。”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德 高 望 重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