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出口入耳 出的成語、耳的成語接龍
【拼音】: chū kǒu rù ěr
【解釋】: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
【舉例造句】: 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為當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誰今知之!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玄傳》
【拼音代碼】: ckre
【近義詞】: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定語;指不為外人知道的言論
【英文】: speak to somebody in a whisper
【故事】: 春秋時期,費無極向楚王誣告太子建與伍奢要在方城反叛,楚王立即把伍奢父子抓了起來,派城父與司馬奮揚去捕殺太子。奮揚暗中派人通報太子。楚王奇怪這個機密只從自己口里出進奮揚的耳怎么會泄密呢?奮揚說自己護主忠心不二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出 口 入 耳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