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不相為謀 不的成語、謀的成語接龍
【拼音】: bù xiāng wéi móu
【解釋】: 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
【出處】: 《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舉例造句】: 多是有些聞望,含有民黨性質,與政府不不相為謀。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三回
【拼音代碼】: bxwm
【近義詞】: 各行其是、各自為政
【反義詞】: 切磋琢磨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能在一起干大事
【英文】:
【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于是閑居起來,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等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不 相 為 謀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