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式】:1.術(shù)數(shù)家語。指遁甲﹑太乙﹑六壬。
【
三勢】:1.古代軍事學(xué)上的術(shù)語。《淮南子.兵略訓(xùn)》:"兵有三勢,有二權(quán),有氣勢,有...
【
三事】:1.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指正德﹑利用﹑厚生。 2.三件事。所指隨文而異。...
【
三視圖】:工程制圖中常用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表示空間幾何形狀的一種圖樣。三個平面...
【
三適】:1.謂好德﹑賢賢﹑有功。 2.三件適意的事。
【
三室】:1.指祖宗三廟。
【
三首國】:1.古代傳說中的國名。
【
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狀。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lǐng)出眾。同“三頭六臂”。
【
三壽】:1.猶三老。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
【
三壽客】:1.年高望重的人。
【
三獸渡】:1.見"三獸渡河"。
【
三獸渡河】: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后...
【
三書六禮】:1.舊時婚禮,男家須具備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禮儀,...
【
三叔】:1.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的合稱。武王滅殷,立紂子祿父(武庚)守商...
【
三屬】:1.三次斟酒。 2.指古代戰(zhàn)士上身﹑髀部﹑脛部的鎧甲相連以掩蔽全身。 3.三...
【
三署】:1.漢時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稱。
【
三蜀】:1.漢初分蜀郡置廣漢郡,武帝時又分置犍為郡,合稱三蜀。
【
三術(shù)】:1.三條途徑;三種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別國之三術(shù)。《荀子.議兵》:"凡兼人...
【
三庶】:1.唐玄宗廢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為庶人,時稱"三庶"。
【
三數(shù)】:1.表示為數(shù)不多。
【
三帥】:1.指春秋秦將百里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秦晉殽之戰(zhàn),為晉軍所獲。
【
三霜】:1.晩秋之霜。喻白色。
【
三水部】:1.南朝梁何遜﹑唐張籍﹑五代孟賓于三人的合稱。三人均曾任水部郎,故稱。...
【
三說法】:1.宋干興以來,西北兵餉不足,募商人輸納芻粟,官府給券,而以茶償之。后...
【
三朔】:1.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
【
三司】:各代所指不同。①東漢稱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司。②唐代稱御史大夫、中書、...
【
三司使】:官名。唐代中期以后,設(shè)戶部、度支、鹽鐵等使,分管租賦、財政收支及鹽鐵...
【
三思】:再三思考。語出《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
【
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考慮,然后再去做。
【
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考慮,然后再去做。
【
三思臺】:1.元代俗語。胸口,心窩。
【
三死】:1.三種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