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六物】:1.佛教稱人身有三十六種不凈之物,如毛﹑發﹑爪﹑齒﹑淚﹑液﹑唾﹑屎﹑...
【
三十六英雄】:1.指五代楊行密部下三十六員大將。 2.泛指南朝稱名一時的豪杰,非實...
【
三十六雨】:指天下太平,五谷豐登。
【
三十六玉皇】:1.道教所稱的三十六天帝。
【
三十六苑】:1.漢代在北邊﹑西邊設養馬場三十六所,號三十六苑。
【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三十六字母】:1.宋代漢語語音三十六個聲母的代表字,初由唐末守溫定為三十個字母,...
【
三十年老娘倒繃孩兒】:1.比喻對素所熟習之事一時失手,犯了不該有的錯誤。
【
三十三天】: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三十晩上】:1.即農歷除夕。
【
三十有室】:1.謂男子三十歲娶妻。
【
三十子】:1.《梁書。元帝紀》:"大寶元年正月辛亥朔,左衛將軍王僧辯獲橘三十子共蒂...
【
三時】:1.指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 2.夏至后半個月。 3.早﹑午﹑晩。 4.印度...
【
三時殿】:1.佛經中稱凈飯王為太子筑暖殿以擬隆冬,涼殿以擬夏暑,中殿以擬春秋,合...
【
三食】:1.猶三餐。 2.三度日蝕。 3.指不肖子弟變賣莊園﹑書籍﹑奴婢度日。
【
三史】:1.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唐開元以后,因《...
【
三矢】:1.三支箭。 2.指戰國趙廉頗一飯三遺矢事。矢,同"屎"。
【
三豕】:1.見"三豕涉河"。
【
三豕渡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三豕:應為“己亥”。同“三豕涉河”。
【
三豕金根】:“三豕”本作“己亥”,“金根”,史傳有金根車,后誤作“金銀”。指字...
【
三豕涉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
三始】:1.三朝。指正月一日。 2.謂儀容端正,態度莊重,辭令遜順。此三者為禮義之...
【
三士】:1.指春秋晉之狐偃﹑趙衰﹑賈佗。 2.指古之許由﹑巢父﹑池主三隱者。 3.指...
【
三世】:1.指祖孫三代。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張的歷史演變的三個階段,即所見世﹑...
【
三世佛】:1.佛教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千佛出世。過去佛為迦葉諸佛,現在佛...
【
三世同財】:1.謂三代人和睦共居,不分家產。
【
三世同爨】:1.謂三代人在一起吃飯,和睦共處。
【
三世一爨】:1.見"三世同爨"。
【
三世執戟】:1.漢之揚雄于成帝﹑哀帝﹑平帝三世為郎官,故稱。
【
三仕】:1.謂三度或多次出仕。
【
三仕三已】:仕:作官;已:指被罷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罷免。形容心胸開闊,對作...
【
三市】:1.指大市﹑朝市﹑夕市。 2.泛指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