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鏺 |
拼音: |
pō , |
筆劃: |
20 |
部首: |
釒 |
五筆輸入法: |
|
|
|
基本解釋: 前一篇:鏻 后一篇:鐥
鏺 pō 一種兩邊有鉤、有刃,下有長木柄的鐮刀。 割:“春鏺草棘。” 筆畫數(shù):20; 部首:釒; 筆順編號:34112431543345153554
詳細(xì)解釋:
鏺 pō 【名】 (形聲。從金,發(fā)聲。本義:一種兩邊有刃、裝有長木柄的鐮刀)同本義〖sickle〗 今農(nóng)器鐮、斧、鏺之類,非礪不可。——《農(nóng)政全書》 鏺 pō 【動】 用鐮刀、釤刀等掄開來割〖草、谷物等〗〖cutwithasickle〗 春鏺草棘。——《六韜·農(nóng)器》 討平〖sendarmedforcestoputdownarebellion〗 鏺廣濟,掀蘄春。——唐·韓愈《曹成王碑》
相關(guān)詞語、組詞(鏺組詞、鏺字組詞、鏺怎么組詞):
〈暫無〉
|
|
|
|
更多內(nèi)容請查看【億辭網(wǎng)】。關(guān)于鏺怎么讀、鏺字怎么讀,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