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答賈謐詩十一章 后一篇:皇太子賜燕詩
與弟清河云詩十章
一章
于穆予宗。稟精東岳。
誕育祖考。造我南國。
南國克靖。實繇洪績。
惟帝念功。載繁其錫。
其錫惟何。玄冕袞衣。
金石假樂。旄鉞授威。
匪威是信。稱丕遠德。
奕世臺衡。扶帝紫極。
二章
篤生二昆。克明克俊。
遵涂結轍。承風襲問。
帝曰欽哉。纂戎列祚。
雙組式帶。綬章載路。
即命荊楚。對揚休顧。
肇敏厥績。武功聿舉。
煙煴芳素。綢繆江滸。
昊天不吊。胡寧棄予。
三章
嗟予人斯。胡德之微。
闕彼遺軌。則此頑違。
王事靡盬。旍旆屢振。
委籍奮戈。統厥征人。
祁祁征人。載肅載閑。
骙骙戎馬。有骃有翰。
昔予翼考。惟斯伊撫。
今予小子。繆尋末緒。
四章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王師乘運。席卷江湘。
雖備官守。位從武臣。
守局下列。譬彼飛塵。
洪波電擊。與眾同湮。
顛踣西夏。收跡舊京。
俯慚堂搆。仰懵先靈。
孰云忍媿。寄之我情。
五章
伊我俊弟。咨爾士龍。
懷襲瑰瑋。播殖清風。
非德莫懃。非道莫弘。
垂翼東畿。耀穎名邦。
綿綿洪統。非爾孰崇。
依依同生。恩篤情結。
義存并濟。胡樂之悅。
愿爾偕老。攜手黃發。
六章
昔我西征。扼腕川湄。
掩涕即路。揮袂長辭。
六龍促節。逝不我待。
自往迄茲。曠年八祀。
悠悠我思。非爾焉在。
昔并垂發。今也將老。
銜哀茹慼。契闊充飽。
嗟我人斯。胡恤之早。
七章
天步多艱。性命難誓。
常懼隕斃。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沒不增壤。
生若朝風。死猶絕景。
視彼蜉蝣。方之喬客。
眷此黃壚。譬之斃宅。
匪身是吝。亮會伊惜。
其惜伊何。言紆其思。
其思伊何。悲彼曠載。
八章
出車戒涂。言告言歸。
蓐食警駕。夙興宵馳。
濛雨之陰。炤月之煇。
陵陵峻阪。川越洪漪。
爰屆爰止。步彼高堂。
失爾朔邁。良愿中荒。
我心永懷。匪悅匪康。
九章
昔我斯逝。兄弟孔備。
今予來思。我凋我瘁。
昔我斯逝。族有余榮。
今我來思。堂有哀聲。
我行其道。鞠為茂草。
我履其房。物存人亡。
拊膺涕泣。血淚彷徨。
十章
企佇朔路。言歡爾歸。
心存言宴。目想容輝。
迫彼窀穸。載驅東路。
系情桑梓。肆力丘墓。
棲遲中流。心懷罔極。
眷言顧之。使我心惻。
【作者小傳】:陸機(261-303)字士衡,今上海松江人。其詩長于擬古,但也有少量感受新鮮的作品。有《陸士衡集》。
創作上,詩、文、賦皆擅長,以詩為主,今存107首。多為樂府詩、擬古詩,敷衍舊題,摹擬前人,缺乏個人情感的抒寫和社會現實的深刻表現,間有寄興頗深之作,如《長安有狹邪行》、《長歌行》。還有少量紀行詩,情真言質,如《赴洛道中作》2首,是其五言詩的代表。形式上,辭藻富麗,英華膏澤,語言典雅,銳意追求詞句的整對;大量運用排比句式,獨具雍容華貴之美。鐘嶸稱之“才高詞贍,舉體華美”(《詩品》)。然多失之剪裁,時見斧鑿之痕。總體上代表了太康詩歌的主要傾向,被譽為“太康之英”。賦今存27篇,大多篇幅短小,文筆輕倩。《文賦》是文學史上最早采用“賦”的文體而寫成的文學理論專著,也是中國文學理論發展史上第一篇系統的創作論,其中不少見解頗有價值,對后世的文學創作和理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存文127篇,內容較為充實,時見峭健博大之章,句式整飭,聲律諧美,典故繁密,為駢文之濫觴。《晉書·陸機傳》載其所作詩文合300余篇,原集佚。今之通行本為明刻本《陸士衡集》。張溥輯有《陸平原集》。1982年中華書局《陸機集10卷本》收錄最詳。
字典查詢:
古詩詞選讀:
更多內容請查看【億辭網】。關于與弟清河云詩十章的詩意,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