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八詠詩 霜來悲落桐 后一篇:八詠詩 晨征聽曉鴻
八詠詩 夕行聞夜鶴
聞夜鶴。
夜鶴叫南池。
對此孤明月。
臨風振羽儀。
伊吾人之菲薄。
無賦命之天爵。
抱局促之短懷。
隨冬春而哀樂。
懿海上之驚鳧。
傷云間之離鶴。
離鶴昔未離。
迥發(fā)天北垂。
忽值疾風起。
暫下昆明池。
復畏冬冰合。
水宿非所宜。
欲留不可住。
欲去飛已疲。
勢逐疾風舉。
求溫向衡楚。
復值南飛鴻。
參差共成侶。
海上多云霧。
蒼茫失洲嶼。
自此別故羣。
獨向瀟湘渚。
故羣不離散。
相依江海畔。
夜止羽相切。
晝飛影相亂。
刷羽共浮沉。
湛澹泛清潯。
既不經離別。
安知慕侶心。
九冬負霜雪。
六翮飛不任。
且養(yǎng)凌云翅。
俯仰弄清音。
所望浮丘子。
旦夕來相尋。
【作者小傳】: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齊梁文壇領袖。和謝眺等開創(chuàng)了“永明體”,講求聲韻格律,促成了詩歌由古體向近體的發(fā)展。有《沈隱候集》。
評述:詩文之外,工于書法,精研佛理,通曉史學,著作甚豐。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信》、《宋世文章志》以及《四聲譜》等。文學創(chuàng)作以詩為主,今存170余首。樂府詩47首,多內容貧乏、辭藻艷麗,部分受南朝民歌影響,感情真摯、形式活潑,頗具特色。另有少量山水詩和贈別詩,構思精巧,時見名句,藝術技巧上富有獨創(chuàng)性。如《別范安城》、《游沈道士館》。鐘嶸稱其藝術風格為“長于清怨”(《詩品》)。著有《四聲譜》,與謝朓等人在齊梁漢語音韻學已有相當發(fā)展的基礎上,共創(chuàng)“永明體”,用四聲八病之說,歸納出比較完整的詩歌聲律理論,促進了古體詩向近體詩的過渡,為五言律詩的正式形成開辟了通途,并影響到駢文。從而確立了齊梁文壇領袖的地位。《梁書·沈約傳》和《南史·沈約傳》載其詩文100卷,大部已佚。明代張溥輯有《沈隱侯集》,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有遺文8卷。
字典查詢:
古詩詞選讀:
更多內容請查看【億辭網】。關于八詠詩 夕行聞夜鶴的詩意,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