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女冠子(夏景) 后一篇:紅窗迥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覺翠帳、涼生秋思。
漸入微寒天氣。敗葉敲窗
,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并生
,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夜永有時,分明枕上
,覷著孜孜地。燭暗時酒
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繆”換豎心旁)情意。
怎得伊來,重諧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發愿,從今永無拋棄。
【作者小傳】: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為人放蕩不羈,留連于秦樓楚館,終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員外郎,故又稱柳屯田。創作慢詞獨多,對宋代慢詞的發展頗有影響。擅長白描手法,鋪敘刻劃,情景交融,以俚語入詞,多吸收生活中的語言。其詞當時廣為流傳,影響頗大,在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樂章集》。
字典查詢:
古詩詞選讀:
更多內容請查看【億辭網】。關于十二時(秋夜)的詩意,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