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古風其六 后一篇:古風其八
古風其七
五鶴西北來。
飛飛凌太清。
仙人綠云上。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
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
飄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
壽與天齊傾。
( 此詩另有一作
客有鶴上仙。
飛飛凌太清。
揚言碧云里。
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
雙吹紫鸞笙。
飄然下倒影。
倏忽無留形。
遺我金光草。
服之四體輕。
將隨赤松去。
對博坐蓬瀛。)
【注釋】:
我欲一問之。 ( 一作舉首遠望之)
【作者小傳】: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于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游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于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于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字典查詢:
古詩詞選讀:
更多內容請查看【億辭網】。關于古風其七的詩意,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