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輿、王十一… 后一篇:感時
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
長安千萬人,出門各有營。
唯我與夫子,信馬悠悠行。
行到曲江頭,反照草樹明。
南山好顏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風荷裊翠莖。
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
時景不重來,賞心難再并。
坐愁紅塵里,夕鼓咚咚聲。
歸來經一宿,世慮稍復生。
賴聞瑤華唱,再得塵襟清。
【作者小傳】: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后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字典查詢:
古詩詞選讀:
更多內容請查看【億辭網】。關于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的詩意,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