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授受不親 授的成語、親的成語接龍
【拼音】: shòu shòu bù qīn
【解釋】: 授:給予;受:接受。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
【出處】: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神情民?’孟子曰:‘禮也。’”
【舉例造句】:
【拼音代碼】: ssbq
【近義詞】: 男女有別
【反義詞】:
【歇后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
【英文】: (in ancient times)could not communicate between man and woman
【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雄辯家淳于髡問孟子男女之間不用手遞受物品是禮,那么嫂子掉進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禮嗎?孟子認為是禮。淳于髡又說天下的人都掉進水里,你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說應該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
字典查詢:
◆更多內容: 可查看含有 授 受 不 親 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