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易行難】:知:懂得。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
【
知音】:伯牙彈琴,彈到描寫高山的曲調時,在旁聽琴的鐘子期就說:‘善哉峨峨兮若泰...
【
知音諳呂】:呂: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此處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
知音識曲】:指通曉音樂。
【
知音識趣】:猶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
【
知印】:1.主持用印。
【
知游】:1.知心好友。
【
知友】:1.知心朋友。
【
知誘】:1.謂為物欲所誘導。
【
知魚之樂】:了解魚的快樂。比喻善于體會物情。
【
知遇】:舊指得到賞識或重用:~之感。
【
知遇之恩】: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恩情。
【
知遇之感】:知遇:得到賞識或重用;感:感激。對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感激。
【
知遇之榮】:知遇:得到賞識或重用。指受到賞識和重用的榮寵。
【
知院】:1.五代后晉天福初,桑維翰以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院事。知院之名...
【
知章】:1.謂能看清事物的明顯跡象。
【
知章八客】:1.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汝陽王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
【
知章知微】:既了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了解發展起來后的顯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物發展...
【
知照】:通知;關照:你去~他一聲,說我已經回來了。
【
知者】:1.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
知證】:1.作證。
【
知政】:1.為政。謂主持政務。 2.明察政事。
【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惟:惟獨。懂得道理并不難,實際做起來就難了。
【
知之非難,行之不易】:惟:惟獨。懂得道理并不難,實際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
【
知之為知之】:為:是。懂就是懂。指要誠實。
【
知止】:1.謂志在達到至善的境地。語本《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知...
【
知止不殆】:殆:危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
知止不辱】: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同“知足不辱”。
【
知止足】:1.知足。
【
知至】:1.謂懂得事物將發展至某種程度。 2.謂盡知。
【
知制誥】:1.掌管起草誥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書舍人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
【
知重】:1.賞識;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