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吃起來沒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點可惜。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
【
使之聞之】:聞:聽見。故意讓人聽見。
【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
【
收之桑榆】:指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后指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
受之無愧】: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種獎勵或榮譽沒有什么可慚愧的。
【
受之有愧】:指接受某種饋贈和獎賞心里感到慚愧。多用作自謙之辭。
【
束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束之高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樹之風聲】:樹:建立;風:教化;聲:風聲,風氣。建立好的教化,宣揚好的風氣。
【
衰之以屬】:1. 選用與病邪屬性相拮抗的方藥,以驅除病邪。
【
誰之罪】:長篇小說。俄國赫爾岑作于1841-1846年。大學畢業生克魯采費斯基為謀生到...
【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他的就可以存...
【
順之者成,逆之者敗】:順:順從;成:成功;逆:違逆;敗:失敗。順從他的就能成功...
【
順之者興,逆之者亡】: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之者昌,逆之...
【
四之日】:1.指周歷四月,即夏歷二月。周夏兩代歷法不同,周建子,夏建寅,周歷以夏...
【
駟之過蠙】:用以比喻光陰飛逝。同“駟之過隙”。
【
駟之過隙】:用以比喻光陰飛逝。
【
俗之所排】:俗:流俗;排:排斥。世俗之見所排斥的。
【
損之又損】:形容極為謙虛。
【
所之】:1.所去的地方。
【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詼諧的說法。...
【
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含詼諧義。
【
天之驕子】: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
【
天之僇民】:受天懲罰的人;罪人。同“天之戮民”。
【
天之戮民】:受天懲罰的人;罪人。亦作“天之僇民”。
【
天之天】:1.自然的本性。 2.喻事物之關鍵。
【
聽之任之】:聽、任:隨,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
【
痛之入骨】:傷痛入骨髓。形容傷心到了極點。
【
投之豺虎】:投:扔。指將壞人投飼豺虎。表示深惡痛絕。
【
推之四海而皆準】: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準:準確...
【
托之空言】: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
網之一目】:目:孔、眼兒。網和一個眼。比喻離開整體,孤立的一個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