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悖言亂辭】:指胡言亂語。
【
本言】:1.原來說。 2.猶言這些言論。
【
秕言謬說】:指錯誤的言論。
【
鄙言】:1.俚俗的言詞。 2.謙稱自己的言辭。
【
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
避言】:1.謂避世人議論。 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
【
弁言】:<書>序言;序文。
【
便言】:1.善于辭令,有口才。
【
辨言】:1.巧偽之言﹐美麗動聽而奸詐虛偽的言詞。辨﹐通"辯"。 2.申辯﹐說辯解的話...
【
辯言】:1.巧偽之言﹐美麗動聽而奸詐虛偽的言詞。 2.指巧言。
【
冰言】:1.媒人的話。
【
秉言】:1.謗言。民間的非議。秉﹐通"謗"。
【
不言】:1.不說。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 3.不料。
【
不言不語】:不說話,悶聲不響。
【
不言而信】: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不言而諭】:諭:舊時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過語言進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
不言之聽】:能聽懂言外的意思。
【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話。
【
參言】:1.參聽他人的話。
【
傖言】:1.粗俗的言辭。
【
側言】:1.邪巧之言。
【
插言】:1.插嘴。
【
察言】:1.審察言論。
【
察言觀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
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
攙言】:1.插嘴。
【
讒言】:毀謗的話;挑撥離間的話。
【
讒言佞語】:中傷他人和奉承討好的話語。
【
讒言三至,慈母不親】:1.《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
【
儳言】:1.謂別人說話未完便插話,打亂別人的話題。 2.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