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塵】:1.佛教謂六塵之一。謂飲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貪欲而污真性,故謂味塵。
【
味道】:<輕>(1)味①:這個菜~好◇心里有一股說不出的~。(2)指興趣。
【
味感】:1. 辨別味道的能力。
【
味諫】:1.橄欖的別名。又稱馀甘果,以其初苦而終有甘味得名。
【
味覺】:舌頭與液體或者溶解于液體的物質接觸時所產生的感覺。甜、酸、苦、咸是最基...
【
味精】:調味品,白色粉末,放在菜或湯里使有鮮味。也叫味素。
【
味口】:1.猶胃口。指食欲。 2.比喻對事物的愛好。
【
味況】:1.情味和情狀。
【
味覽】:1.猶言用心細覽。
【
味蕾】:接受味覺刺激的感受器,分布在舌頭的表面,能辨別滋味。
【
味美思】:1. 即苦艾酒。一種以苦艾等香草加味的白葡萄酒,通常于餐前飲用。
【
味如雞肋】: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
【
味如嚼醋】:象吃醋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
【
味如嚼蠟】:象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見“味同嚼蠟”。...
【
味賞】:1.玩味欣賞。
【
味素】:1.即味精。參見"味精"。
【
味同嚼蠟】:象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
【
味外味】:1.文字言辭之外的意境﹑情味。
【
味欲】:1.對美味的嗜好。
【
味之素】:1.即味精。一種調味品。
【
按味】:1.尋味,尋求真諦。
【
百味】:1.各種食品和滋味。 2.舊木砧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故木砧...
【
百味羹】:1.多味的羹。
【
變味】:(~兒)(食物等)味道發生變化(多指變壞):昨天做的菜,今天~了ㄧ變了...
【
辨味】:1.猶體味。
【
參味】:1.講究味道。 2.琢磨;玩味。
【
禪味】:1.謂入于禪定時安穩寂靜的妙趣。
【
嘗味】:①品辨味道:歧伯嘗味草木。②比喻體驗、感受:把所嘗味到的告訴大家。
【
呈味】:1.謂散發甘美的氣味。
【
逞味】:1.謂食物滋味鮮美可口。
【
吃味兒】:1.吃醋。產生嫉妒心。
【
臭味】:1.臭惡之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