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難不恐】:臨:到;難:災難;恐: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
臨難不屈】:猶言臨危不懼。
【
臨難不懾】:面對危難,毫不恐懼。同“臨難不懼”。
【
臨難茍免】:遇到危難時茍且偷生。
【
臨難如歸】:猶言視死如歸。
【
臨難無懾】:懾:恐懼。面對危難,卻無所恐懼。
【
臨難鑄兵】: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
遴難】:1.猶艱難。
【
留難】:無理阻留,故意刁難:不得留難普通小民|一路未受到什么留難。
【
留難】:無理阻止,故意刁難。
【
論難】:辯駁詰難:互相論難|車駕幸太學,會諸博士,論難于前。
【
論難】:針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辯論:兩個學派各執一說,互相~。
【
落難】:遭遇災難,陷入困境。
【
慮難】:1.憂慮災難。
【
毛難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3.8萬人(1982年)。分布在廣西。有本民族語言...
【
冒難】:1.不避禍患。
【
蒙難】:(領袖或革命志士)遭受到人為的災禍。
【
弭難】:1.消除災難。
【
娩難】:1.分娩。舊時分娩為婦女的災難,故稱。
【
磨難】: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
魔難】:1.遭受的折磨﹑苦難。
【
莫難】:1.寶珠名。
【
莫難扇】:1.扇名。
【
母難日】:1.元白珽《湛淵靜語》卷二:"近劉極齋宏濟,蜀人,遇誕日,必齋沐焚香端坐...
【
母難之日】:指自己的生日。
【
母難之日 】:指自己的生日。
【
木難】:1.寶珠名。又寫作"莫難"。
【
內難】:國內的災難或困難。
【
排難】:1.排除危難。 2.指調解糾紛。
【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爭執。
【
批難】:1.抗擊仇敵。
【
辟難】:1.避難。